X

上海国际海事信息与文献网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微博

随时随地获取更多资讯和服务

让我们成为您身边的海事信息专家

  首页 >> 涉海高校动态 >> 正文

南海西部多尺度动力过程及其生态响应观测实验圆满完成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5日    浏览量:1168   字体大小:  A+   A- 

        2021年8月24日至9月6日,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联合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赴南海西部进行了多尺度动力过程及其生态响应观测实验。该实验由我院张瑞峰研究团队和与海洋二所朱小华和李宏亮研究团队共同组织开展。

        海洋学院与海洋二所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双方围绕重大任务开展前瞻布局和联合攻关,共享海洋二所平台基地进行项目合作。张瑞峰副研究员与李宏亮副研究员作为项目负责人合作开展了上海交通大学“深蓝计划”基金面上项目“海洋真光层深度可调且适用于痕量金属研究的走航拖曳式海水采集系统”,该项目在本航次中也完成了海试。

        为了对南海西部上层环流偶极子的时空变化及其生态响应进行连续观测,团队先前已在南海西部海域应用倒置式回声仪和沉积物捕获器实现了联合观测。本航次在该海域增加布放了9台倒置式回声仪,以期完成对南海西部上层环流偶极子的加密观测,同时,航次顺利回收了3套沉积物捕获器,获得了长达一年的偶极子生态响应的第一手观测资料(图1)。此外,航次还对倒置式回声仪和沉积物捕获器站位处上层600 m进行了温度、盐度、溶解氧、叶绿素、硝酸盐以及粒径等物理和生化参数的测量(图2)。本次实验还完成了海洋真光层深度可调且适用于痕量金属研究的走航拖曳式海水采集系统的海试和样品采集。海试期间应用这套装置共采集0-50 m的海水剖面2个,走航试制共计12小时,获取了实时温、盐、深数据3套,用于痕量金属分析的样品62个。基于上述观测,有望阐释南海西部偶极子、上升流以及离岸急流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机制,揭示偶极子生消对南海环流的影响,并阐明偶极子对生源颗粒物输运、生物地球化学通量和生物泵强度的物理调控机制。

        海洋学院将持续推进与海洋二所的合作共建进程,扎实落实合作共赢、交叉融合、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学科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