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上海国际海事信息与文献网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微博

随时随地获取更多资讯和服务

让我们成为您身边的海事信息专家

  首页 >> 涉海高校动态 >> 正文

上海海事大学极地船舶材料研究团队喜获2021年“上海市工人先锋号”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01日    浏览量:1475   字体大小:  A+   A- 

        近日,上海海事大学极地船舶材料研究团队班组喜获“上海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守望梦想见初心,矢志海洋报家国

        长期以来,董丽华教授带领的研发团队始终在思考“什么是国家推进海洋经济转型过程中所急需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早在2011年,董丽华教授在上海市高原学科建设的支持下,远赴乌克兰考察,积极运作“雪龙”号破冰船原船板研发单位、宝钢集团和学校开展合作交流。从那时起,希望的种子逐渐在团队萌发,“急国家之所急、造国家之所需”,“造中国自己的破冰船”成为团队矢志不变的奋斗梦想。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极地船舶材料研究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普遍认可,成为学校一张特色鲜亮的新名片。

        近年来,团队与宝钢股份有限公司一起成功研制出了高性能国产低温钢及配套焊料,批量生产的近1000吨极地特种低温钢成功用于“雪龙”2号的建造,在行业内外产生重大影响。随着“上海深远海洋装备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重型破冰船关键钢材协同创新中心”相继获批落地,未来将逐步实现极地重型破冰船用关键材料的自主研制及标准体系的自主建立,彻底解决我国重大战略工程用关键材料“卡脖子”问题,推动上海先进材料领域的创新发展,为实现海洋强国梦奠定材料技术的基础。

        栉风沐雨十余载,披荆斩棘书华章

        成立之初,团队面临无教师、无学生、无实验室的“三无”困境,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实验室一点点建立起来,并先后引进30余人,科研团队在董丽华教授的带领下,一点点调整研究方向,从五花八门的研究背景逐步统一到海洋材料领域,再进一步聚焦到特色鲜明的极地船舶材料研究方向。如今的极地船舶材料研究团队兵强马壮,梯队合理。现有研究人员33名,其中党员20名、教授8人(博导5人)、副教授13人,博士学位占比100%。

        经过十余年不懈努力和坚守奋斗,团队成员坚持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同频共振,相互促进。先后主持了科技部首批“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973课题、科技部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等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任务30余项,获得了教育部自然科学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2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奖2项,为我国极地船舶建造事业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逐步创建了“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博士点、“材料与化工”硕士点,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完整的海洋材料高级人才培养体系,为行业持续输出急需的海洋材料专业技术人才,为壮大国家海洋事业提供了人才储备。

        薪火相传再出发,而今迈步从头越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新时代气象万千,新征程任重道远。根据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开展雪龙探极二期建设,重型破冰船等科技前沿领域攻关”,团队进一步围绕“公转”做文章,探索构建“1(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X(核心科学家团队)+N(重大科技任务)”的创新组织模式, 围绕“四个面向”开展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全链条大团队协同攻关,打造更具综合优势和发展活力的国家海洋科技战略力量。

        进军极地的集结号已然全面吹响。中国第一艘重型破冰船即将开始选材,但针对材料的综合性能评价技术尚欠缺,团队将继续保持先进性和忘我的牺牲精神,尽快填补这一空白,为解决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提高中国极地事务的话语权提供材料支持!

来源:上海海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