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航运市场回顾和2018年展望
作者:陈祥燕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18日 浏览量:10519 字体大小: A+ A-
回顾2017年航运市场,并没有像乐观的分析所预测的那样复苏,市场依然在不断调整中寻求利润源泉。总体而言,产能过剩的总体情况并没有大的转变,我们预计2018年市场基本面将不会有实质性改善。液化天然气货运盈利水平或将优于其他市场。
(1)2017年全球贸易增长有所改善
2017年以来,世界经济进入相对强势复苏轨道,周期性因素和内生增长动力增强,金融环境改善,市场需求复苏,支撑了主要经济体经济加快增长。全球经济正加速扩张,国际贸易明显回暖。2017年以来国际贸易形势有所改善。世界贸易组织(WTO)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同比增长4.2%。其中,发达国家进、出口分别增长2.1%和3.1%,发展中国家进、出口分别增长6.9%和5.9%。从地区分布看,北美国家和亚洲国家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上半年北美国家进、出口分别增长3.9%和4.9%,亚洲国家进、出口分别增长8.9%和7.3%。
(2)中国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一带一路”效应逐步显现
2017年以来,全球经济回暖,国际市场需求总体回升,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持续发展,外贸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有所改善。据中国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15.9%,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从国际市场看,中国对美国、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出口均有增长。同时,中国对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马来西亚等金砖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快速增长,其中对巴西出口增幅甚至达到近四成。
(3)2018年货物贸易增速低于世界经济增速,中国进口增长预期优于出口
WTO预计2018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长3.2%,预期增长区间为1.4%-4.4%,低于2017年,也低于IMF预计的同期世界经济增速。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中国国内消费市场尤其是中高端的消费市场需求将会持续扩大,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将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据预测,在未来五年中,中国的进口增速将比出口增速高5-6个百分点。出口方面,企业信心增强。从122届广交会情况看,中国外贸企业对全球市场回暖感受明显,出口增长预期增强,信心得到提振。
2.世界集装箱船的配置和航线分布
集装箱运输市场作为三大航运市场之一举足轻重,且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非常迅速,航线网络不断加密并且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大部分制成品都是通过集装箱班轮运输服务。
图1描述了2016年集装箱船的密度图。该网络的关键节点是马六甲,巴拿马,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北半球的交通密度一般比南半球密度高,例如桑托斯(巴西),南非和毛里求斯。
图1 2016年全球集装箱船运输密度图
来源:联合国贸发会
3.2017年航运市场盈利情况回顾
图1 德鲁里航运市场盈利指数
来源:DrewryShipping Insight
从德鲁里分析报告中的航运市场总体盈利指数走势来看,2017年以来的盈利水平低于三年平均水平,最低谷甚至触及三年来最低,在2017年下半年,市场总体盈利情况有所好转(见图1)。
而根据《中国航运企业景气状况分析与预测(2017年第三季度)》,也显示中国航运企业延续强势复苏态势,中国航运企业景气指数为118.72点,处在相对景气区间;中国航运企业信心指数为143.31点,较上季度大幅上升21.66点,处在较为景气区间(见图1),中国航运企业家对市场预期信心大涨。船舶运输企业、港口企业和航运服务企业经营状况继续好转,各类港航企业景气指数都处于景气线之上。
4.2017年航运市场热点回顾
(1)马士基收购汉堡南美
4月28日,马士基以及欧特克集团的董事会正式批准了关于马士基航运收购汉堡南美的买卖协议。按照协议,马士基航运将以37亿欧元的价格收购汉堡南美,马士基航运会用现金方式进行收购,相关的资金会通过银团贷款的方式取得。汉堡南美将保留现有公司结构和独立品牌,并有望实现较高的客户保留率。收购之后的航线网络将为马士基航运和汉堡南美的客户带来更好的服务,包括更多的周班航次、更短的航程时间、更多的港口靠泊、更多的直航港口挂靠,并减少不必要的中转。通过航线网络的整合与优化,以及采购流程的标准化,收购将实现成本的降低。此外,马士基码头公司的全球服务网络将受益于即期增长的货量,特别是在拥有大规模投资的拉美地区。
(2)中远海收购东方海外
兼并和收购继续成为了航运市场尤其是班轮市场上的主旋律。7月9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下属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向东方海外国际全体股东发出要约收购,总金额约为428.7亿元人民币。《华尔街日报》称,交易完成后,中远海运集团将成为仅次于丹麦马士基和瑞士地中海航运的全球第三大船运公司。在集装箱班轮公司中,中远海运集运的船队规模将超越法国达飞轮船,同时在海洋联盟中话语权的比重上,很可能出现一个微妙的变化。东方海外的单船运力较大(平均每条船的运力为7 142TEU),从市场份额来说,其在东西向主干航线上缺乏规模经济性,缺少与第一梯队公司同场竞技的能力。另一方面,从平均船舶容量来说,又不能适应区域市场上的众多中小港口。收购使得这种情况得到极大改善。
对于全球集装箱班轮处在前十位后两名的韩国现代商船和阳明海运而言有着充分的示范与警示作用。作为跟东方海外体量差不多的两家企业,各自有着一本难念的经。韩国现代商船在韩进海运破产倒闭之后已荣升为韩国政府对外贸易唯一的海运承运商,与2M联盟的协议2年后才会到期,到时候的集运市场的格局变得越发的扑朔迷离;阳明海运方面,作为台湾当局唯一的官办公司,似乎在以政府补贴死撑和走区域化经营道路、破产的道路上进行着三选一的抉择。
(3)联盟格局继续演化
除了兼并和收购,航运公司也经历了改组,重组现有的联盟,创造新的联盟。排名前十的班轮公司从今年年初的4个联盟变为在3个全球联盟中联合起来。除了2M联盟之外,两个新的联盟,海洋联盟和“联盟”已经形成。
这三个联盟包括世界十大集装箱航运公司和世界第十四大集装箱航运公司K-Line共同控制着全球集装箱运输能力的77%,剩下的23%世界其他集装箱航运公司的市场份额。这三个联盟也控制着东西方贸易的92%。
海洋联盟将成为东西方航线上的主导者,控制全球航运市场的34%份额;其次是2M联盟,占33%;“The”联盟,占26%。(见表1)
表1 三大航运联盟
2M联盟2M Alliance | 海洋联盟Ocean Alliance | “The”联盟“The” Alliance |
马士基(包括汉堡南美)、地中海航运 Maersk (with Hamburg Süd) and Mediterranean Shipping Company | 达飞海运、长荣、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东方海外 CMA CGM, Evergreen, China Ocean Shipping (Group) Company, and Orient Overseas Container Line | 赫伯罗特(与阿拉伯航运),海洋网络快线(川崎汽船,日本邮船,三井大阪神社线)和阳明海运 Hapag-Lloyd (with United Arab Shipping Company),Ocean Network Express (K-Line, Nippon Yusen Kabushiki Kaisha,Mitsui Osaka Soshen Kaisha Lines) and Yang Ming |
| ||
控制全球航运市场的34%份额 | 控制全球航运市场的33%份额 | 控制全球航运市场的26%份额 |
来源:联合国贸发会
(4)“勒索病毒”影响航运
网络病毒袭击航运业可谓是航运业的一个黑天鹅事件,虽然总体而言影响并不大,但却给航运相关企业造成了一些困扰,同时成为了一个新的关注点。
2017年6月27日,与勒索病毒“想哭(WannaCry)”类似的名为Petya的网络病毒袭击全球,A.P.穆勒-马士基在全球多处办事机构及部分业务单元也受到影响。客户无法使用其在线预订工具,内部系统也宕机。同时影响的范围也从欧洲蔓延到了美国,纽约和鹿特丹的港口运营商受到影响。除马士基外,国际物流也巨头TNT也未逃过一劫,遭到了病毒的攻击。
Petya勒索病毒釆用(CVE-2017-0199)RTF漏洞进行钓鱼攻击,通过EternalBlue(永恒之蓝)和EternalRomance(永恒浪漫)漏洞横向传播,用户一旦感染,病毒会修改系统的MBR引导扇区,当电脑重启时,病毒代码会在Windows操作系统之前接管电脑,执行加密等恶意操作。当加密完成后,病毒要求受害者支付价值300美元的比特币之后,才会回复解密密钥。
5.2018年航运市场走势
总体而言,产能过剩的总体情况并没有大的转变,我们预计2018年市场基本面将不会有实质性改善。液化天然气货运盈利水平或将优于其他市场。
(1)干散货市场不容乐观
中国仍将是干散货大宗商品进口和贸易的主要动力,因此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特别敏感。首先,铁矿石需求将下降。中国政府主动削减主产区的钢铁和铝生产,以减少污染。削减不仅影响中国的铁矿石进口,还可能影响相关矿产品和金属的进口。
此外,欧洲和印度对某些国家进口钢铁生产的反倾销税也将阻碍钢铁贸易。与中国类似,印度也在积极遏制德里周边的污染。该国最近宣布禁止在德里使用石油焦,这可能导致印度石油焦从美国和沙特阿拉伯进口的下降。禁止石油焦使用将支持进口动力煤作为替代品。
而供给方面,有分析预测明年仍然会有1.2%的船队运力增长。因此,总体情况并没有大的转机。
(2)油轮市场发展平稳,复苏乏力
需求方面比较平稳,石油输出国组织预测明年日均需求增长150万桶,与2017年相同。国际能源署预测2018年增长1.4m bpd。
但供给方面压力仍然较大,主要是由于新船交付量大,LLI预计2018年原油船队的船队增长率将达到6.4%,而2017年为6.6%。至于成品油轮,船队增长预计将从4.3%略微下降至4.1%。
基于预测的供需基本面,油轮市场在2018年最多可能实现软复苏。大多数分析师预计成品油轮的收益将在原油油轮之前复苏,因为前者的供应过剩消除较快。
(3)集装箱班轮市场正在好转
随着需求的稳步回升和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高,基本面是近几年来最好的,货运量在东西和南北贸易量都有可观的增长。欧洲和北美的成熟市场正在呈现健康的增长数据,而巴西、西非、中东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也在回升,部分原因是油价上涨。
但是,情况也不是特别乐观,因为运力随时可能还会带来压力。根据Clarksons的数据,目前,全球的集装箱船队仅有2 100多艘,总数超过5 100艘。到2018年底,可能达到2 200万TEU。
(4)液化品运输市场运价或将相对坚挺
2017年,液体散货市场的价格仍然反映出季节性的需求坚挺。由于中国买家强劲的买盘,年底液化天然气现货货运市场走强。出于环境污染需求,北部地区28个城市从煤炭转向天然气,以尽可能地达到新的空气质量指标。而且现货液化天然气货运等液化品运输市场由于船舶交付放缓而显示出明年的良好态势。
来源:海运纵览-国际海事信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