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上海国际海事信息与文献网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微博

随时随地获取更多资讯和服务

让我们成为您身边的海事信息专家

  首页>>科技>>专家视点

院士委员畅谈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作者:牛伟坤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17日    浏览量:441   字体大小:  A+   A- 

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本届北京市政协委员中有9名院士,作为国家科学技术的“最高智库”,他们围绕这一话题畅所欲言。

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来自科技界的市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校长聂祚仁认为,北京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过程中,应进一步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

聂祚仁说,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科技和人才优势。然而,在科技创新发展方面,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发挥的主动性不够,高校院所参与产学研融合的深度广度不足,有效的深度融合机制仍需完善等。聂祚仁建议,要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协同的创新联合体,解决好“由谁来创新”“成果如何用”等问题,形成各类创新主体定位清晰、分工协作的共同创新局面。要鼓励龙头企业加强技术攻关,集聚产业创新资源,加快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也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统筹优化配置资源,支持创新实力强的企业,参与国家实验室、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等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同时,也要加强对深度融合的资金和金融支持。

在聂祚仁看来,推动破除高校院所与企业之间人才流动的机制障碍也至关重要。他认为,要积极研究解决档案、人事关系等束缚问题,鼓励高校及科研院所定期选派一定比例的科研人员到产业界兼职,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资深技术和管理人才加入高校师资队伍等。

完善配套措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最核心的要素是人才。”来自教育界的市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师范大学校长方复全说,北京市要完善留人、用人的配套措施,让最优秀的人才在国际科技创新建设中发光发热。

方复全认为,首先要选好才,引进的人才应该以发展目标为导向。要把人吸引到北京,就要分类施策。方复全举例:“比如,创业型的人才可能要在北京孵化企业,那么我们就要提供友善的营商环境,优化配套的税收政策等;针对战略型科学家,要为他们配好队伍,创设好研究环境,让金点子有落地的平台等。”还应为引进人才解决好共性的需求,比如住房、子女教育、生活配套等,让优秀人才没有后顾之忧地投入到科技创新当中。把人引进后,还要用好人、留住人,“要让他们持续发力,甚至形成传承,打造北京的科技创新品牌。”

作为一名大学校长,方复全认为“造血”同样重要。他表示,要想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国家应该为高校提供稳定的支持。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下,要赋予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让学校有空间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去谋划学科布局、课程设置等,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输送出更多的优质人才。

营造有利创新的文化环境

来自教育界的市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认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除了吸引国际一流的人才之外,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同样至关重要。“创新做的是从‘0’到‘1’的事,意味着要干别人没干过的事,所以我们要鼓励标新立异,要让科技人员敢说、敢做。”

谭天伟说,要想打造好的创新文化环境,首先要给科学家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允许科学家有一段稳定期的研究,而不是急功近利地以各种量化的指标求结果。科研项目的评价方式也应该更加多元。“很多科研项目带有前沿探索性质,如果以明确的结果导向来评价这些项目,项目可能是失败的;但是从科学发现的角度看,项目其实有很多的可取之处。”在他看来,有的科学发现是能预先设计的,但是更多的新发现可能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此外,北京还应充分发挥国际交往中心的作用,搭建起更多学术交流的平台,使北京的科学家有机会听到世界上最顶尖的学术成果,在学术交流中碰撞出更多的创新灵感。

他表示,创新文化的营造还要从娃娃抓起,大中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是重要抓手之一。谭天伟举例,目前很多的创新发现来自于交叉学科,而这恰恰是我们教育体系的薄弱点,他建议,要加大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力度。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