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艘氢燃料电池海上交通船成功下水
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6日 浏览量:69 字体大小: A+ A-
2024年8月25日上午,我国首艘氢燃料电池海上交通船——“蠡湖未来”号的下水活动暨应急船舶产品发布会在大连海事大学码头隆重举行,这标志着我国在氢燃料电池船舶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来自中国船级社、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辽宁省等七省市造船工程学会、辽宁省科协、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市科协、浪潮应急产业供应链战略联盟、世界新能源博览会、“科创中国”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产业链联盟、新能源船艇科技服务团、大连至诚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大连星海会展商务有限公司等单位领导和嘉宾齐聚现场,共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并亲历级联式冲锋舟、甲醇动力智能控藻船、固体储氢无人艇等应急船舶产品的发布盛况。
随后,在大连海事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会议室举行第二届航运碳中和论坛暨第二十三届船艇发展与水系旅游学开幕式活动:首先进行新能源船艇科技服务团揭牌仪式,辽宁省科协副主席刘卫东、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秘书长王俊利为服务团揭牌,并由科技服务团团长毕坚裔为首批入库专家颁发聘书。
其次,举行本次主办方之一海大清能船舶(大连)有限公司与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学院、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船715所超声科技公司、辽宁省造船工程学会、泉州康美士环卫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羿帆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国内重点科研院所和产业企业在海洋风电电解海水制氢以及氢制氨、超声波除藻智能船舶、绿色氢能水上观光文旅建设项目等领域的战略和项目合作,共同为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接着举行交流会主题报告环节,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院(IAOEES)副主席陈忠伟院士和大连海事大学特聘教授、国家高级专家陈化教授分别做了《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源技术》和《氢能在海事应用的大趋势》的主题报告。
下午举行第二届航运碳中和论坛暨第二十三届船艇发展与水系旅游学术交流会主题报告交流活动。会议邀请了来自北京、天津、重庆、江苏、浙江、安徽造船工程学会的杰出专家们围绕“双碳”政策下绿色船舶的发展、船舶甲醇燃料发展现状与应用、船舶动力双碳技术及展望、基于CEDI分析的邮轮休闲娱乐服务功能设计研究、嘉陵江绿色航运组织方式与船型研究、中小型游艇动力等进行主题演讲。
“蠡湖未来”号海上交通船由大连海事大学与海大清能船舶(大连)有限公司联合研发设计,并由海大清能船舶(大连)有限公司提供全套氢动力总成并承建。该船为全铝合金结构,总长20.5米,型宽5.2米,额定乘员20人。它配备了2套110kw级氢燃料电池作为主要动力源,最大可实现200海里的续航里程。该船主要图纸通过了中国船级社(CCS)武汉审图中心审核和批准,并将由CCS大连分社执行建造检验,拟取得 CCS“燃料电池-动力1”“沿海海船”等附加标志。该船搭载了自主研发的无氢机舱等先进技术,其研发、设计与建造得到了无锡蠡湖增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资金支持以及海事大学的技术支持。
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院长林叶锦先生表示,学院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更多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和航运的可持续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无锡蠡湖增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创业板上市企业,股票代码300694)副总经理陈加珍先生介绍,蠡湖股份于2022年4月成为泉州水务集团控股企业,积极推进新能源领域的研发,先后投资建造了“蠡湖号”氢能船和本次下水的“蠡湖未来号”。作为控股母公司,蠡湖股份积极推进海大清能在氢基能源在船舶上的研发和应用,支持其依托大连海事大学的技术资源并着手布局无锡、嘉兴等地的新能源船舶发展战略。当前,公司已经完成嘉兴内河64TEU氢能货船的研发,并与大连海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签订了产学研合作。未来,该公司还将持续保持与高校院所以及航运产业界的紧密合作,在氢基能源动力等系列零排放船型的投资、生产和运营方面不断发力,全力打造海大清能“中国氢能船舶先行者和链主企业”的企业形象,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添砖加瓦。
在全球航运业力争于 2050 年前后实现净零排放的大背景下,“蠡湖未来”号的成功下水,不仅展示了我国在氢燃料电池船舶关键技术研究领域的创新成果,也为后续氢燃料电池船舶推广示范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案例,开启了我国海上交通清洁能源发展的新篇章。
未来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氢燃料电池船舶技术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为推动我国船舶行业绿色转型,实现船舶运输领域“双碳”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信德海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