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上海国际海事信息与文献网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微博

随时随地获取更多资讯和服务

让我们成为您身边的海事信息专家

  首页>>船舶海工>>船舶配套

数字化造船来了!CADMATIC全程护航

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15日    浏览量:658   字体大小:  A+   A- 

 造船业正经历一场促使商业模式创新和转型的数字化变革。在其生命周期中,造船业不断地拥抱先进数字化技术所提供的无限可能。CADMATIC软件解决方案全力协助客户对船舶设计和建造方式进行优化。

什么是数字化造船?

数据可靠性、一致性和互连性,以及整个船舶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数据处理的自动化,是释放更大效率、提高生产率和提高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在数字化造船中,数据流在各专业、各阶段以及各船型之间都是可靠的、一致的且可复用的。数据驱动贯通整个船舶建造过程,同时将数据处理的人工干预缩减到最小,以此来维护数据完整性并优化船舶建造过程。

我们追求的不仅是操作流程的优化、错误大幅地减少、工作一次性达标,更是让造船工程师在错误发生时或其他因素需要更改时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管理。在造船过程中的各阶段都可能需要进行变更修改,而数据的高端数字化和互连性则意味着可以在保持数据一致性的同时有效地进行上游和下游更改。

 

三维 CAD模型是数字化造船的核心

所有船舶数据的核心都是在CAD 三维模型中创建并保留。无数的计算和分析程序以及其他系统都可以基于CAD核心运行,从而逐步完善并创建船的数字模型。数据完整性确保船舶三维模型可用于支持驱动计划、安排、生产、预制和建造,以取得最佳结果。

三维 CAD工具中的嵌入式知识

除了用作三维建模和设计的工具外,设计应用程序还具有大量的嵌入式工程实例和标准。利用各专业专家的知识,CAD可以作为一个通用的知识枢纽,为模型的每个部分安排最佳解决方案,并确保设计的一致性和合规性。设计人员可以从自定义设置、等级、预定义模块以及先前创建的模块和姊妹船项目中受益。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师的个人经验不那么重要,可以由软件提供支持。不再需要数十年的经验和高度专业的培训才能来生成准确的施工信息。

 

数字模型和数字双子

传统上,CAD首先围绕在数字环境下进行船舶建模,然后进行相应的建造。它是一种评估设计选项和考虑不同可能性的方法,而无需对物理对象进行处理。在施工现场开始工作之前,可以对工艺和系统进行建模,并检查装配和建造阶段的三维布局以及评估成本。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沿一个方向从数字模型流向物理对象。数字双子强调双向方法。信息不仅从数字资产流向物理世界,而且还循环往返,船厂和生产的信息与数字模型融合在一起。围绕着CAD工具内外信息管理的应用程序(例如CADMATIC eShare)便由此应运而生。数字双子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除了硬件存储设施外,它还需要一个软件平台。eShare平台允许以增量方式创建数字双子。它可以存储和合并各种CAD格式的三维模型,并有效地集成来自其他系统(例如PDM/ PLM / ERP / MES等)的数据。它使用最新的先进可视化技术并按需提取所需的数据,为用户提供对所有这些数据的访问。

在整个造船生命周期中集成系统

数据驱动造船的关键部分是造船生命周期中使用系统的集成。传统意义上,在船舶设计和造船中产生的许多数据都是孤立的,效率也因此无法提高。CAD,CAM,ERP,MES,PDM和PLM的集成可以提供具有真正价值的数字双子。对于从设计、预制到生产实行垂直整合的造船集团而言,尤其如此。集成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CADMATIC相信灵活的方法。我们有一个用于传统固定集成的Web接口,但也可以通过eShare平台来连接和访问不同系统的数据。

零图纸生产

在以数据为动力的造船愿景中,一致的数据流实现零图纸生产和无纸化运营。IT智能允许以适合生产的数字格式提供数据。例如,在CADMATIC提供的数据中,第一个3D模型浏览器eBrowser于2000年在市场推出时,船厂的直接评估是他们能够将生产所需的工程图数量减少30%。随着这一发展,在引入CADMATIC的eShare模块作为所有连接项目信息的中央门户之后,图纸数量进一步减少了70%。这是一个例子,说明了IT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显著地影响了生产中涉及的图纸数量和类型,同时也暴露了在改变现有制度时受到的社会意愿的限制。专注于创新和效率的新型船厂比依附于传统和维持现状的船厂更愿意进行改变。人类与社会的一些因素往往与技术发展相冲突。

数字化造船将开创高效新纪元

数字化造船可以共享所有实时信息源,从而实现所有专业之间的紧密协作,集成流程,并确保端到端的连续性。这种单一信息源可帮助船厂加快产品上市时间、降低成本、缩短交货时间,并减少在设计、制造和供应链中的质量问题。它通过数据驱动的流程和决策来释放效率的潜力,提高生产率并确保盈利。

来源:国际船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