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船厂没活了?韩国船企在华业务或回迁
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19日 浏览量:693 字体大小: A+ A-
为了配合韩国政府确保当地就业水平,韩国大宇造船和三星重工或将原本放在中国的分段建造工作转回韩国。这也意味着这两家韩国造船巨头在华分段业务被边缘化,在中国的三家船厂——山东大宇造船、宁波三星重工和荣成三星重工或将停产甚至关闭,而上万名中国工人也将因此面临失业。
两大韩国船企考虑将中国子公司分段建造工作转回国内
据悉,大宇造船和三星重工均已表态参与韩国巨济市“巨济型雇佣维持模式”的构建,这两家船企是这一模式的核心主体。“巨济型雇佣维持模式”是一个旨在共同应对造船业雇佣危机的“相生协议体”。
7月16日,三星重工社长南俊宇与巨济市市长卞光镛举行会面并就有关议题达成共识。7月20日,大宇造船社长李成根会见卞光镛时也称,将积极参与构建“巨济型雇佣维持模式”。
引人注意的是,卞光镛在分别与两大造船企业“掌门人”进行的会面中,都提出了“将韩国造船企业在中国的造船子公司的物量转移到韩国国内并优先分配给巨济地区企业”的要求。
卞光镛与李成根会面时,围绕克服巨济地区造船业雇用危机的必要性达成了共识,并就巨济型雇佣维持模式的相生协商、地区内物量分配、延长雇用危机地区指定时间、出售大宇造船海洋广场等方案交换了意见。
卞光镛特别强调:“为防止巨济地区两大造船企业合作公司员工的大规模失业,希望大宇造船积极参与雇佣维持模式和相生协议体的构建,并尽全力阻止向中国等外部流出的物量。”
对此,李成根回应道:“大宇造船目前正在寻求多种雇佣维持方案,即使在明年物量将下降40%~50%的不利情况下,我们也将最大限度地维持常用人力。明年,我们在中国的造船子公司将只保留最低限度的物量以维持基本运营。除此之外,我们将把并非在巨济无法制造的所有产品优先分配给地区内企业,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巨济型雇佣维持模式。”
而在此前与三星重工社长南俊宇会面时,卞光镛也提出,三星重工在制定明年的物量分配计划时,必须采取将其在华子公司的物量转移到韩国国内尤其是巨济地区企业的“特别措施”。
在华分段厂被边缘化?上万名中国工人恐将面临失业
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目前在中国投资建立了三家子公司用于生产船体分段,作为其重要的海外加工基地。在韩国两大造船巨头努力确保韩国国内就业安全的同时,三家在华分段厂的上万名员工却将面临失业危机。
据悉,三星重工在中国主要投资建立了2家企业,作为其在海外的重要加工基地。其中,三星重工(宁波)有限公司是韩国三星重工在中国的首个造船基地,成立于1995年,投资2.5亿美元,船体分段年产能20万吨,产品主要销往韩国巨济造船所。从2011年起独立接单建造整船,目前已持续交付约20艘。
事实上,宁波三星重工已从船体分段建造基地转型为国内重要的MR型成品油船建造基地。据悉,宁波三星重工采用陆地平台造船技术。目前,宁波三星重工业已形成成品油船的流水线造船体系,平均2个月就交付给船东1艘船。不过,宁波三星重工自2015年之后就未能获得任何新船订单,手持订单中最后一艘新船也已经于今年1月交付完毕。
另一家三星重工(荣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总投资3.4亿美元。2007年增设研发中心,从事自动化、焊接、涂装、舾装技术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研发,2008年增资浮式钻井平台生产项目。目前主要从事大型集装箱运输船、液化气船、钻井船、大型油轮等各类高附加值船舶的分段制造和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等陆地、海洋结构物的制造,能够专业生产世界领先的2000吨以上的大型分段。船体分段年产能30万吨。
荣成三星重工是当地规模体量最大、用工数量最多的企业,企业及26家外协单位满负荷生产用工达到4400人。宁波三星重工则是北仑区最大的造船企业,目前员工数量超过3000人。这两家企业生产的船体分段都被运往三星重工位于韩国巨济的造船厂组装。
因为疫情,三星重工在中国的这两家船厂都一度停产并因此影响韩国三星重工的进度。在困难时刻,三星重工荣成公司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关心和及时指导,保障三星重工复工复产,韩国三星重工业株式会社随后分别致信山东省和威海市,感谢在政府的帮助下,三星重工荣成公司顺利实现复工复产,成为中国国内最早复工的厂区。韩国三星重工业株式会社在感谢信中表示会把荣成公司复工的成功经验做法复制到三星重工宁波公司,指导宁波产区复工复产。
大宇造船海洋(山东)有限公司是由大宇造船海洋株式会社在2005年独资创办的大型船舶制造企业。公司坐落于烟台市,占地面积120万平方米,投资1.896亿美元,船体分段年产能5万吨,同时还生产石油钻井平台结构件等相关产品。据了解,山东大宇造船最多时在职人员超过2200人,外协人员超过2000人。
来源:国际船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