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粤运河是水系连通的更好选择?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19日 浏览量:1412 字体大小: A+ A-
很长时间以来,长江与珠江水系通过运河连通实现跨水系通航,是水运人的梦想。历史上,秦朝著名运河工程灵渠曾实现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如今其航运功能废弃,已作为古运河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当前,《内河航运发展纲要》将浙赣粤通道、汉湘桂通道提上日程。近期,笔者看到了一则关于湘粤运河的构想,不禁思考:该运河建设方案的优势在哪里?是否更具有可行性?
在“湘粤运河大构想”中,给出了湘粤运河至少有五个可选方案。湘粤运河北起岳阳市长江城陵矶,经湘江至衡阳后可通过五条线路方案,接至广东韶关市北江干流,然后于北江三水河口思贤窖进入珠三角河网城市,全长在1100—1240km之间,这五条线路方案概述如下:
方案一(舂陵水—临武线),拟从西面的临武县分水岭段通过开挖约35km人工运河打通舂陵水和武江,并通过渠化和修建船闸工程实现运河连通。该方案须修建人工水库以弥补分水岭缺水的问题,同时还要修建一系列船闸,以克服水位落差问题。
方案二(郴州—宜章线),拟通过约40km运河隧道打通郴江(耒水支流)和宜章县白石渡镇白沙河(武江支流),从而实现湘江和武江联通。该选线方案将穿过郴州市区,沿线高速公路、高铁、铁路线路密集,同时需要修建人工水库以弥补分水岭缺水的问题。
方案三(郴州东河—赤石乡线),拟通过约 25km运河隧道打通郴州市的东河(耒水支流)和赤石乡赤石河(武江支流),并通过渠化和修建船闸或升船机等工程来实现湘江和武江联通。该方案拟引东江湖水库的水源解决分水岭通航缺水问题。
方案四(东江湖—黄圃线),拟利用东江湖水库通航,并从水库打通约20km运河隧道至广东黄圃镇田头河(上游即为赤石河)接入武江,也需通过渠化和修建船闸或升船机等工程从而实现运河联通。该方案与方案三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利用东江湖水库通航。
方案五(东江湖—锦江线),拟在东面从东江湖水库实施约41km运河隧道打通至广东韶关锦江,然后通过浈江接入北江,从而实现湘江和北江联通。该方案的另外一亮点是向东可再实施约20km运河隧道,形成“Y”字形运河隧道,即可连接集龙河、麟潭江,连通至江西省的上犹江水库,然后连通到江西赣江,实现湘江、北江、赣江三大水系互通的局面。
在笔者看来,方案五虽然运河通道的距离最长,但因为有可能形成湘江、北江、赣江三大水系互通的局面,因而更具有价值。
从技术上来看,要打通湘粤运河,主要工程难点除了需要克服南岭山脉、罗霄山脉所带来的分水岭高海拔落差(约160—1000m不等)外,还须克服分水岭通航水源缺乏,沿程碍航桥梁众多,公路、铁路路网交织影响等难题。但当今工程技术和机械装备制造等领域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人类建设大型复杂工程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湘粤运河大构想”创造性地提出了“干式运河隧道”概念。有别于水载式(湿式)运河隧道,干式运河隧道方案设两条单向互通无水隧道,在隧道内采用轨道式承船厢承载船舶的运输方式(类似采用列车载运船舶方式),隧道两端采用垂直升船机与隧道承船厢对接。这是两大水系分水岭缺水问题的解决方案,笔者认为非常具有创意。
从经济性来看,湘粤运河方案跟湘桂运河方案相比更有优势。从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来看,湘桂运河332公里,东线方案总投资900亿元,共24个梯级,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预计每年的货运量能够达到千万吨级,难以支撑该航道在没有国家资金支持下的建设与运营。对于湘粤运河,按照方案五,仅仅只有41公里,如果按照每公里3亿元来计算,100多亿的投资就可以实现两大水系的沟通。而且,相对于湘桂运河,湘粤运河所联通的两个省份的经济总量更大(湘粤两省GDP之和超过15万亿元,而湘桂两省的GDP之和为6万亿元),并为中国的中部地区打通了南向入海的便捷通道,对中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湘粤运河与京广线、京广高速公路等通道可以形成水路铁路公路综合立体交通大通道,这对中部地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非常好的交通基础条件。
目前,湘粤运河方案并未被纳入到《内河航运发展纲要》,意味着后期上马的难度会比较大。已经被纳入到《内河航运发展纲要》的浙赣粤通道、汉湘桂通道由于投资量巨大且资金筹措存在巨大缺口,也很难在短期内完成相关的论证并动工建设。笔者认为,内河水运发展的窗口期正变得越来越窄,需要在众多发展的可能性中,找到一条工程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最好的线路优先谋划并动工。
来源:中国水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