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上海国际海事信息与文献网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微博

随时随地获取更多资讯和服务

让我们成为您身边的海事信息专家

  首页>>航运>>市场述评

直面竞争,中国船级社将如何应对

作者:施秀芬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2日    浏览量:477   字体大小:  A+   A- 

 放开国际登记船舶法定检验,直面与国际船级社的竞争;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势下,中国船级社将如何作为

国务院近日出台《关于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其中“放开国际登记船舶法定检验”一条尤为引人关注。放开国际登记船舶法定检验将对中国航运业带来什么影响?中国船级社将如何直面与国际船级社的竞争?

此外,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势下,中国船级社又将有何作为?

带着这些问题,《航运交易公报》专访了中国船级社。

凸显五大硬核优势

:中国船级社有哪些硬核优势,能够借此向全球发展?

:中国船级社的硬核优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政治优势

中国船级社是国家设立的船级社,接受交通运输部的直接领导,可代表政府履行职责;党和国家为中国船级社发展提供政策指引,把方向、掌大局,确保中国船级社发展路线正确;党和国家、交通运输部提出的“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质量强国”“航运强国”,以及国际一流的中国船级社建设目标等一系列战略部署为中国船级社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战略支撑。

发展优势

第一,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与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拥有全世界最完整的工业体系,造船量、海运量均居世界第一;拥有全球最大的航运企业、造船集团和船舶融资市场;“中国因素”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影响国际航运和造船市场走向的关键因素。

第二,中国对世界经济的依存度在相对下降,但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却在相对上升。

第三,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短期内会对消费、投资等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但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向好趋势不会改变。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唯一保持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服务优势

技术规范体系更加完备。科技研发实力增强,在智能船舶、液化天然气全产业链、新能源应用等领域形成了世界领先的专业能力;服务中国水运安全环保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服务能力日趋完善。国际一流建设促使中国船级社服务供给质量进一步提高,服务创新力度不断加大,服务内容不断扩展,增值产品种类更加丰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服务体系更加便捷、完备和规范。目前已形成船体检查保养计划(METE)、船舶应急响应服务(ERS)等一系列增值服务产品,“5G+智慧船检”、远程检验、无人机检验等创新服务产品的引入全面提升了客户服务体验。

安全质量稳步提升。服务质量表现优良,检验船队持续保持低事故率和零责任事故。近3年,中国船级社在巴黎备忘录的国际船级社质量排名中由第七升至第三,在东京备忘录始终处于第一,在美国海岸警卫队处于前列。中国航行船舶在船旗国检查中始终保持最优表现。石油企业被检查船舶全部顺利通过,服务能力和品质得到充分认可。

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国内,中国船级社的品牌优势进一步夯实;在国外,通过品牌宣传模式的进一步创新,海外客户覆盖度和影响力全面提升。目前已经获得55个国家及地区政府的授权,马士基等知名国外航运企业的批量船舶选择加入中国船级社。

人文优势

中华民族的朋友圈在世界上占有重要份量。中国船级社不仅是中国的船级社,也是中华民族的船级社,在服务世界华人经济体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宗族和文化优势。同时,中国人民勤劳奋斗、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也是中国船级社事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管理优势

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船级社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宝。全系统能够围绕共同的目标,集中各方力量,调动各方资源,全社一盘棋、上下一条心,高效有力地办成一件件大事,这是中国船级社管理上的鲜明特点和显著优势。

风险意识强,保障事业安全发展。中国船级社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基于“风险思维”而建立的,将防风险意识时刻放在心中,“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加强对各管理活动业务线条、各工作环节的风险识别与控制。领导者在“部署”过程、管理者在“策划”过程、执行者在“操作”过程中均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将“风险思维”贯穿于服务的全过程,使中国船级社的事业可持续健康安全向前发展。

人才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建设一支高知识水平结构的科研人才队伍,在超大型矿砂船、超大型集装箱船、液化天然气动力船及全产业链、深水关键技术等领域拥有一批行业知名专家。

船检精神和文化促进全体干部员工的凝聚力。船检文化是历代船检人经过多年实践和积淀形成的,凝聚成为中国船级社事业发展的价值观。实践证明,船检精神和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能够为中国船级社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滋养。

树立三大发展方向

:目前中国船级社有哪些重点发展方向?在脱碳、数字化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中国船级社将在绿色、智能、数字化三个方面重点发展。

绿色船舶

总体工作包括:积极建设绿色低碳技术服务能力,为相关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积极为清洁能源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和全产业链分析与服务提供支撑。

深入“双碳”发展政策研究。积极开展国际海事组织(IMO)、欧盟、中国、不同行业及地区碳排放政策研究,深化中国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专项研究。以水运行业为切入点,提出深度减排战略路径及技术需求清单,为政府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及国际谈判提供支撑。

强化清洁能源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和全产业链研究能力。联合国内外相关方,开展液化天然气、甲醇、氢和氨等清洁能源的全产业链温室气体排放研究,为清洁能源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提供支撑。

开展低碳发展路径研究。结合科技创新发展,提出“双碳”目标下地区、行业、企业的低碳发展路径,为政府、行业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进行碳排放市场机制研究。开展碳排放市场交易机制研究,对政策影响进行预判,并提出应对策略。

施行低碳关键技术应用安全与标准研究。针对清洁能源、能效技术等能源、技术和装备的应用进行安全分析,提出风险缓解措施,完善相关规范标准。

开发碳排放评估、核查和认证服务产品。搭建船舶碳核查公共服务平台,打造碳排放基础数据库。

深化船舶能效技术应用研究。研究掌握船型优化、船舶减阻、高效推进、废热回收、船舶轻量化等绿色节能技术,提出满足IMO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相应阶段要求的船舶能效优化方案。

具体工作包括:承担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政策研究专项”五个子课题研究工作;参与交通领域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选题、战略领域和任务设置工作,研究提出“交通科技创新2035”任务建议表;组织参与中国工程院“交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研究”项目,并承担水运部分研究任务。

其中,中国船级社承担水运行业“碳达峰”相关课题研究,开展中国船舶、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的二氧化碳排放测算工作,分析水运行业“碳达峰”年份、路径和减排措施,为交通运输部出台相关政策提供支撑;提出设立新船设计能效指数准入标准、推进清洁能源试点示范和推广、完善清洁能源船舶法规、建立水运低碳“领跑者”制度等建议,基本达成广泛共识。制定水运低碳“领跑者”框架,开展水运“碳达峰”相关政策建议的成本和影响分析,研究提出水运行业“碳达峰”数据收集、核算核查、试点项目等方案。

此外,中国船级社还为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提供水运“碳达峰”技术服务,为企业提供“碳达峰”测算、战略分析、影响评估等服务,与中远海运集团签订“碳达峰”“碳中和”技术服务协议。

智能船舶

近年来,中国船级社积极探索智能船舶领域安全管控、检验验证、风险处置等技术体系及标准体系的构建,参与多型智能船舶的设计方案论证、智能系统架构设计方案论证、应用风险评估等工作,保障船舶总体设计方案的安全、环保及安保水平不低于现行公约法规要求。

2020年,中国船级社获得“无人船舶系统及设备关键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认定。该实验室按照交通运输部有关要求,在智能船舶技术发展的状况追踪、趋势研判、试验验证、规范标准等领域深耕细作,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引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为转变传统试验验证模式,中国船级社还积极开展智能船舶安全风险评估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先后完成了超大型智能油轮(VLCC)、超大型智能矿砂船(VLOC)、大型智能集装箱船等示范船型的智能系统风险评估及验证。

在IMO《海上自主水面船舶临时试航导则》框架要求下,中国船级社建立智能船舶的试航评估技术体系,并进行实船应用。依托实验室,中国船级社构建智能船舶检验验证平台,已建立“船舶智能避碰系统测试平台”“综合智能能效分析系统及综合数据库”“智能船舶数字孪生技术研究平台”“船舶数据质量评估平台”等,并应用平台服务行业,多次开展智能航行等系统的测试验证。

在国际公约规则方面,中国船级社积极参与IMO海上自主水面船舶(MASS)公约梳理相关议题,牵头开展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第五章的梳理工作;在国际标准组织(ISO)层面,作为联合项目负责人之一,开展ISO基于软件的计划维护系统指南编写工作,同时参与智能船舶定义、分级的标准研究。

在规范标准制订方面,针对船舶智能化需求,中国船级社于2015年编发了全球首部《智能船舶规范》。之后又对其进行了升级改版,发布了《智能船舶规范》(2020);2016年起,编制完成了《智能机舱检验指南》《船舶智能能效管理检验指南》《船舶(油船)智能货物管理检验指南》《智能集成平台检验指南》《船舶网络系统要求及安全评估指南》等指导性文件,形成了“一本规范+N本指南”的智能船舶规范标准体系。

2018年,在积极开展无人货物运输船技术要求研究的基础上,中国船级社在全球率先推出了《自主货物运输船指南》,填补了自主船舶技术指导性文件的空白,为中国智能航运的安全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2020年,完成了《水面智能搜救机器人检验指南》编制工作,开展基于北斗系统的救生示位标研究工作,构建面向未来的船岸天智慧一体化发展的水上救生装备新标准体系。

数字化

数字化检验服务

积极推动远程船舶检验、产品检验、审核评估等服务的广泛应用,基于先进通信、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发布《船舶数据质量评估指南》和《船舶与海上设施数字系统评估指南》,与业界开展数据的共享、采集与分析,积极构建数据驱动型的船舶、产品检验服务体系,通过远程检验、视情检验等方式的推广,以及船舶审图及工程计算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为船舶和海上设施设计、建造、运维、海上作业提供个性化、精确化、多元化的决策支撑。

信息支撑平台与数据新业务

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形成行业统一数据标准。建成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框架的智能信息平台,满足智能船舶和智能检验要求,作为具备灵活性、可扩展性的综合检验业务平台,支撑传统检验模式与新技术的融合。推进数字生态圈建设和数字产业化相关工作,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成立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区块链联盟(CSBC),举办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数据共享高峰论坛暨CSBC成立大会,实现电子证书、电子图纸及建造厂电子报验单的区块链共享应用,推进钢板质保书数据的上链共享应用,实现数据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生态机制。推进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完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开发工作并上线运行,推进船舶行业产品标识发码。

助力船员队伍建设

:面对中国航运业的其他发展难题,如船员短缺、船员质量下降等,中国船级社能有何作为?

:中国拥有一支规模庞大的船员队伍,近年来船员数量位居世界前列,在服务中国航运业发展、交通强国建设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5月,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等多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高素质船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在优化船员职业发展环境、高素质船员队伍建设方面给出了指导意见,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重要举措。

中国船级社作为船舶检验机构,在推动高素质船员队伍建设、保障船员合法权益、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等方面均可发挥积极作用。

一是通过检验服务提升船员职业素养。在每次船舶检验、审核过程中,中国船级社验船师与船员都有深入的技术交流,对检验中发现的问题予以解决,对规范公约的要求进行解读。通过船舶救生消防演习的过程监督,发现船舶演习训练中存在的不足。中国船级社曾组织拍摄标准化的船舶救生、演习视频并让船公司组织船员观看学习。这些都能提升船员职业素养,帮助船员更深入地理解掌握强制性的技术规范。

二是通过船舶劳工检查及时消除船舶存在的生活设施缺陷,保障船员合法权益,督促船公司认真履行劳工公约的要求,建立尊重船员劳动的企业文化。

三是保持与船舶管理企业、船员招募机构的交流,强化企业主体责任。除了做好船舶的登轮检验服务,中国船级社还加强与船公司的业务交流,鼓励船公司建立稳定的船员队伍、保障船员身心健康、落实船员培养主体责任,并积极给予帮助和支持。

四是在每年举办的“中国航海日”中开展文化推广活动,以及与国内航海院校不定期举办“CCS日”文化活动,在培育和弘扬航海文化等方面发挥作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船级社集装箱检验业务对航运业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船级社是中国唯一从事集装箱检验业务的专业机构,检验服务遍布全球120余个网点,检验范围覆盖所有集装箱类型。获得中国以及丹麦、澳大利亚等多个主管机关的集装箱检验授权,检验发证的集装箱超过1000万TEU,各类罐式集装箱10万余只。2020年,面对疫情影响和国际经贸环境不利的双重冲击,中国船级社响应国家“稳外贸、促增长”的号召,持续优化集装箱检验服务,在国际航运“一箱难求”和集装箱造价大幅涨价的背景下,不断强化集装箱检验服务,坚持集装箱检验收费不涨价,为集装箱制造和物流业提供快捷优质服务。同时,着力研究“远程检验服务”“声发射”等技术,推动危险货物运输安全大调研和LNG可移动罐柜多式联运研究,提升服务能力,为畅通集装箱航运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来源:《航运交易公报》2021年第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