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上海国际海事信息与文献网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微博

随时随地获取更多资讯和服务

让我们成为您身边的海事信息专家

  首页>>航运>>航运市场

聚焦全球经贸格局 共商航运应变之道 “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国际海运平行论坛”亮相上海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08日    浏览量:887   字体大小:  A+   A- 

        11月4日下午,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交通运输部主办,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中远海运集团、上港集团承办的“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 国际海运平行论坛”在上海外滩W酒店举行。论坛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来自国际航运业及产业链各方的150位代表出席了现场活动。
 
        作为首届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的平行论坛之一,本次论坛以“全球经贸变局下:航运之变及应对”为主题,秉承国际海运年会国际化、高端化和专业化的特色,聚焦全球经贸格局的变化对海运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洞察世界海运发展趋势,旨在为海运产业链相关各方搭建把脉行业发展趋势、共商海运业发展大计的交流平台和合作平台,打造和谐共生、绿色永续的行业生态圈,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新动能。
 


        上海市副市长张为在致辞中指出,海运业承担了95%以上的贸易运输,是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和服务性产业。去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国际物流链供应链脆弱性凸显,甚至运转都有难度。各国深化合作、携手前进的重要性也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张为表示,上海将不断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第一,我们将积极融入全球海运治理体系,大力吸引和培育国家级航运专业组织和功能机构,切实提升国际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第二,我们将放大航运业枢纽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参与国际航运市场的合作,进一步提升航线网络覆盖面和通达性,为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提供支撑、贡献力量;第三,我们将致力于促进国际口岸更高水平的联动,发挥上海枢纽港物流体系,加快物流信息枢纽建设,推动国际口岸信息互联互通、高效协同。

 


        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兼水运局局长李天碧在致辞中表示,首届国际海运平行论坛在全球经济努力复苏、航运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点召开,对于汇聚各方智慧、共商行业合作共赢具有重要意义。他提了三点倡议:第一,坚持生态优先,加快推动航运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第二,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推进航运业数字化转型。第三,坚持合作共赢,共同维护国际物流供应链的畅通稳定。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万敏在致辞中提出,应对全球经贸变局,航运需要从短期的不确定中寻找长期趋势,而航运市场的长期趋势将取决于三种关系的变化。一是贸易格局,重点关注全球化与区域化之变;二是数字转型,重点关注内部驱动与外部驱动之变;三是绿色环保,重点关注局部改善与深度创新之变。为此,他倡议航运产业链紧密合作,有效应对这些变化,进一步提升航运对全球贸易的支撑能力,在新周期、新格局中实现新跨越、做出新贡献,为全球供应链的稳定运行发挥海运的独特作用。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顾金山在致辞中表示,上海港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上港集团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将服务全球经贸发展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疫情暴发以来,没有因疫情中断一天运营,为全球供应链的稳定运转做出了贡献。面对全球发展的新变化,港航产业链企业要应因变而变,提升设施服务能力,保障经贸发展需求;要实现数据连通,提升经贸流通效率;要全面深化业务和资本合作,优化全球供应链流通节点和网络。
 
        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对全球经贸格局和航运市场产生了深刻影响。后疫情时代,航运业如何面对全球供应链重构、数字化转型、减排目标升级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付刚峰认为,打造更加可靠、稳定、安全的全球供应链,航运业要寻求理念与行动上的突破,推进产业链节点的深度融合。一是响应客户需求,稳定全球供应链。即在合作模式上,体现绑定深度;在产品模式上,体现链条长度;在服务模式上,体现选择宽度。二是顺应时代趋势,数字化赋能全过程融合。通过共享标准、共享数据、共享创新成果,推动拓展供应链过程的分享,实现产业链节点的融合。三是呼应绿色发展,携手实现低碳减排。航运业需构建“共同体”思维体系,即海运与全球贸易是命运共同体,所有航运企业是命运共同体,航运与上下游产业链是命运共同体。
 


        针对当前业界关切的航运脱碳问题,国际航运公会(ICS)秘书长普拉滕给出的路径选择是,投资新燃料研发、分享最佳实践,并尽快向零碳未来转变。普拉滕称,为了确保有充分的商业理由进行转型,我们还需要市场信号。其中,行业透明度和供应链支持非常重要,明确的全球市场信号也必不可少,这些都可以确保航运业以可持续和公平的方式加快转型,而这对于竞争环境不受国界限制的航运业来说尤为重要。此外,航运业还可以通过制定全球碳价格来推进零排放进程,进而成为这个领域的世界领导者。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吕军就全球粮食格局之变、应对变局之举、合作共赢之道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国际粮食供应链复杂性、脆弱性进一步凸显,风险显著加大,深化货港航各环节合作的要求十分迫切。为此,建议基于海运的普遍性和粮食运输的特殊性,深化企业在港口布局、运力保障、信息共享等领域的合作,实现共建共享共赢。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于福林表示,将紧紧围绕上海“四大功能”,全力支撑上海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形成枢纽门户服务升级、引领辐射能力增强、科技创新驱动有力、资源配置能级提升的发展新格局。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力:一是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抓手,提升海空枢纽门户辐射力。二是以促进新技术新模式发展为核心,提升航运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驱动力。三是以浦东打造现代化引领区为载体,提升国际航运资源配置力。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严俊在谈及智慧港口数字化发展方向时指出,当前科技的发展已经为“智慧港口”的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在新的转变中,港口战略焦点从控制资源转为精心管理资源,从优化内部流程转向更多地与外部互动,从增加客户价值转为将生态系统价值最大化。去年,交通运输部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我国港口的建设要引领全球港口绿色发展、智慧发展。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围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及世界一流航运枢纽的建设目标,上海港的智慧港口建设主要方向是码头自动化、港域调度智能化、海运物流协同化和金融贸易便利普及。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赫伯罗特首席执行官罗尔夫哈本鲁森等,也分别发表了主题演讲。
 
        论坛上,由货方、船方、金融、贸易及政府主管部门等重量级嘉宾参与的高端访谈环节备受关注。嘉宾们围绕“全球经贸格局变化与应对”主题,从各自的行业和角度,对市场走势预判、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建设、航运金融“绿色化”路径、航运业脱碳等当下焦点话题进行了探讨,同时就应对供应链阻塞等行业难点进行了深层思辨。

 
 


        海信集团副董事长林澜表示,当今家电类产品的竞争主要是供应链、价值链的全面竞争。面对疫情对全球供应链带来的冲击,海信仍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一方面得益于企业持续提升自身供应链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海信极其重视与航运企业的合作,早在2007年就与中远海运在运输、物流等领域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增强双方在各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疫情期间,中远海运践行央企担当,通过增运力、保供箱、强服务等措施为海信全球产业布局提供了有力的物流保障。
 

 


        交通银行业务总监涂宏表示,伴随IMO脱碳规则和各国绿色航运政策的出台,船舶节能环保技术正受到市场关注,新的船舶与燃料投资发展机遇也随之而来。作为金融机构,未来交通银行将顺应市场趋势,在船舶融资项目上,对节能环保型的船舶给予更多的定价倾斜。目前,子公司交银租赁在开展的部分LNG动力船舶和气体船等项目中,已经在融资上给予客户一部分定价优惠,后续将继续加大支持力度。
 

 


        达飞轮船(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何律铎表示,中国仍然是达飞集团最大的市场。从过去16个月的情况来看,中国展示了其供应链的强大弹性和可靠性。虽然未来世界仍面临许多不确定性,但我们也要看到,危机之中蕴含着新机遇。我们相信,政府、监管机构和航运公司等利益相关方将学会如何应对新挑战,在“危”中寻“机”。我们相信,未来航运市场将以更加理性的方式发展,我们对中国市场的增长非常乐观。
 

 


        马士基(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彦辞表示,运价出现大幅上涨原因有二,一是供应链阻塞所致,这个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行解决;二是集运的结构性问题,航运公司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船舶才能收支平衡,而当遭遇像新冠疫情这样的黑天鹅事件时,就没有太多缓冲余地。因此,我们希望整个产业链能从中吸取教训,认识到只关注价格最终会导致供应链受损,大家需要做一些改变来构建行业快速恢复的能力。
 

 


        嘉吉公司中国区副总裁马征表示,中国在嘉吉的全球布局中至关重要。我们将继续结合本土市场需求,持续发挥一体化的供应链优势,不断为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解决方案。上海在推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可以提供更多的服务,如绿色船舶研发、绿色燃料探索、航运金融,等等。
 

 


        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陈帅表示,目前虹口集聚了4700家航运企业,平均每平方公里落户197家航运企业,是全国航运服务企业集聚密度最高的区域。全球前50位的班轮公司有12家在虹口设立总部,同时还集聚了41家航运功能性机构。未来,北外滩4平方公里土地上,将诞生高达480米的浦西新地标,拥有840万平方米的建筑体量,核心区0.8平方公里将形成350万平方米的商务体量、集聚上百家高能级企业总部。
 
        “北外滩国际海运论坛”发布的三大报告成为会议的一大亮点。在全体嘉宾的见证下,中远海运集团董事、总经理付刚峰,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主任于福林,上海市虹口区区长胡广杰,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严俊,中国船级社总裁莫鉴辉,上海海事大学校长陆靖,中国经济信息社副总裁梁智勇等联合启动发布了《航运低碳发展展望2021》《全球航运景气指数》以及预发布《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报告(2021)》。三份成果体现了对国际航运业低碳发展的趋势判断、对全球航运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评估、对世界一流港口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三大报告的发布,也是中国经济信息社、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中国船级社、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等机构的最新研究成果。

来源:航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