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今年集装箱吞吐量预计4700万标准箱,继续领跑全球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9日 浏览量:449 字体大小: A+ A-
2021年上海港预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700万标准箱,将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
对于全球的港口码头来说,2021年可谓挑战重重,上海港为何能够逆流而上,上港集装箱吞吐量如何破4700万标箱?
澎湃新闻({非本站网址})记者从上港集团了解到,其以“高可靠、高效率、世界先进水平”为目标,把洋山四期建成全球单体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打破国外垄断,并实现技术反超,年吞吐量和作业效率均居世界自动化码头首位。
在洋山深水港四期码头,高高耸立且极富科技感的中控塔是整个港区的标志性建筑和运行中枢。
自2017年12月开港以来,洋山四期的规模不断扩大、产能不断释放,一年跃上一个新台阶,2018年达到201万标准箱,2019年实现327万标准箱,2020年突破420万标准箱,实现了初期目标。开港三年多以来,生产管控系统运行稳定,生产效率屡创世界纪录,岸桥最高台时量57.17自然箱/小时,单船平均台时量最高47.33自然箱,昼夜最高吞吐量20823.25TEU。生产作业实现本质安全和零排放,劳动环境极大改善,劳动生产率为传统码头的213%。
高科技码头几乎空无一人
洋山四期位于东海大桥以南,地处整个洋山深水港的最西侧,依托颗珠山岛及大、小乌龟岛围海填筑形成,总用地面积223万平方米,码头前沿自然水深大部分在11至15米。
四期共建设7个集装箱泊位、集装箱码头岸线总长2350米,设计年通过能力初期为400万标准箱,远期为630万标准箱。放眼全球,规模如此之大的自动化码头一次性建成投运是史无前例的。
目前,投产设备规模为21台桥吊、108台轨道吊、110台自动导引车。根据规划洋山四期最终将配置26台桥吊、120台轨道吊、130台自动导引车。
在洋山港四期码头,抬眼望去,2350米岸线上,第一排是高耸入云的岸桥,其后是自动导引车,加上后方堆场上的全自动轨道吊,港区内车流不息,然而繁忙的港口内却几乎空无一人。
上港集团尚东分公司副总经理孙金余介绍,与传统集装箱码头相比,洋山四期码头是一座高科技新型码头,集装箱的装卸转运全部由智能设备完成。码头装卸作业采用“远程操控双小车集装箱桥吊+轨道吊+自动导引车”的生产方案,主要由码头装卸、水平运输、堆场装卸的自动化装卸设备及自动化码头生产管控系统构成。
汇聚众多先进科技的洋山港四期码头,小到扭锁,大到岸桥,“无人码头”全是中国创造。
自动化装卸设备为上海振华重工制造,桥吊、自动导引车、轨道吊等也均为中国制造。自动导引车(AGV)是船舶装卸作业的重要运输载体,洋山四期的锂电池驱动AGV采用了当今最前沿的技术,除了无人驾驶、自动导航、路径优化、主动避障外,还支持自我故障诊断、自我电量监控等功能。通过地面上敷设的6万多个磁钉引导,可以在繁忙的码头现场自如穿梭,并通过精密的定位准确到达指定停车位置。大容量锂电池的使用让AGV在满电后可以持续运行8个小时;通过电池换电站内的换电机器人,只需6分钟即可为一台AGV完成一次电池更换。
远程操作员在100多公里之外多点远程操控
2021年6月25日,上港集团超远程智慧指挥控制中心项目落地上海临港新片区同盛物流园区,这是新一代智慧港口运营模式的重大突破。此举意味着上海港的自动化、智慧化建设征程将迈上新台阶。
此项目以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为应用场景,洋山四期是目前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全自动化码头,也是全球综合智能程度最高的码头之一。码头岸线长2350米,拥有7个集装箱深水泊位,目前已具备21台桥吊、108台轨道吊、125台AGV的生产规模。自2017年12月开港以来,码头集装箱吞吐量稳步攀升,累计已突破1100万标准箱。码头各项生产指标屡创新高,最高昼夜最高操作量突破21000标准箱,桥吊昼夜平均操作量屡次破千,有效检验了自动化码头的生产组织能力、设备和系统稳定性。
超远程智慧指挥控制中心项目的实施,将岸桥与场桥远程操控从码头现场转移至临港新片区同盛物流园区以及市区商务楼,远程操作员可以在100多公里之外多点对洋山岛上各种大型港机设备进行远程操控,从根本上避免了往返洋山甚至外地码头现场的长时间通勤,操作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都有了质的飞跃。同时,远程操作界面的时延在百公里外也仅在百微秒级别,大大提升远程操作员的操作效率和“所见即所得”的舒适度。
上港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这一技术还可以用来改造传统码头,实现所有码头作业人员坐在上海市区的办公室内,就能保证上海港24小时高效运转。进一步加速世界第一大港的数字化进程,进而更好实现港城联动,助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
来源: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