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汉民:为上海航运业发展装上引擎
作者: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28日 浏览量:191 字体大小: A+ A-
概要
丝路智谷研究院高级顾问周汉民近日在《解放日报》撰文表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正处在从“基本建成”向“全面建成”迈进的关键节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生效实施,为上海航运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要真正了解我们与世界存在哪些差距,既找出努力的方向,又找到更多的合作空间。随着RCEP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上海要以自身独特优势为国家航运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一是持续推进制度型开放,二是积极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三是加快航运业数字化步伐。
航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航运业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保障。上海因海而生,向海而兴。近年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成效显著,航运要素集聚度显著增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生效实施,为上海航运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RCEP涵盖从关税降低到非关税壁垒降低,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便利化,从金融到电信,从贸易到投资,从原产地规则到贸易便利化,从知识产权到争端解决,从中小企业到经济技术合作等诸多内容,彰显了成员国面向浩瀚太平洋、面向全球化继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的决心和勇气。
当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正处在从“基本建成”向“全面建成”迈进的关键节点。《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2)》显示,上海以82.79的总得分继续排名全球第三,进一步缩小与新加坡、伦敦的差距。随着RCEP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上海要以自身独特优势为国家航运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第一,持续推进制度型开放。
在RCEP全面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不是要“凑热闹”,而是要“看门道”。所谓“看门道”,就是要真正了解我们与世界存在哪些差距,既找出努力的方向,又找到更多的合作空间。上海自贸区尤其是临港新片区应对标RCEP条文进行梳理和测试,探索推进航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的优势。
同时,完善促进不同口岸港航、海事执法统一性的相关标准和共享联动机制,研究增加诸如进出口、查验、申诉、规定变更等相关管理程序规则透明度的方法和机制,使广大企业能够更为便捷地掌握相关信息。
第二,积极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
融入RCEP,建设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需要上海航运服务从“现代”驶向“高端”。以临港新片区为例,航运服务业具备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但缺乏相对高层次的现代航运服务产业,航运交易、航运信息、航运咨询、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商务、海事法律服务等行业的发展质量有待提高。
在智能技术方面,建立智能航运技术研发平台,开展智能航运关键技术研发,并适时发布智能船舶、港口等技术和产品推广名录,引导企业应用智能技术。推进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强船舶智能航行监控,促进智能航行安全风险管控对策研究。
在智能港口方面,聚焦智能生产运营,进一步提升港口生产、服务、管理和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建设港口智慧大脑。
在智能服务方面,加强航运数据标准建设,促进航运信息数据库的相互联通,尝试建设基于区块链的全球航运服务网络,实现水运与公路、铁路、航空等物流信息的共享,实现各类交通方式之间的多式联运;推进单一窗口与线上线下协同服务能力,提高通关和物流便利化,提供更高效的贸易流通服务、更便捷的物流供需匹配;推动航运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尽早达峰,降低船舶、港口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
同时,依托自贸试验区创新优势,发展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结算、航材租赁、航运仲裁、航运交易、信息咨询等高端服务业,拓展大宗商品交易、跨境贸易、期货交割等服务功能,延伸航运服务领域,增强对航运业上下游行业的辐射能力,提升全球港航资源配置能力。
此外,完善国际航运交流合作机制,推进航运法规、政策、标准衔接,积极吸引国际性、国家级航运组织落户上海,打造航运智库,在全球航运业领域发出“中国声音”,包括提高中国在智能船舶、自动化码头等新技术、新标准、新规则上的话语权等。
第三,加快航运业数字化步伐。
RCEP在多个章节提出了贸易数字化的具体要求,对航运业在货物信息、航行信息、监管程序和监管信息等方面的数字化具有借鉴意义,也对航运业数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进一步支持航运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与电子认证、电子签名,持续扩大信息化、智能化监管应用场景,营造更开放、活跃、包容的市场环境和监管环境。建议率先在RCEP机制下建立航运相关数据交换机制,完善航运基础数据库建设,为航运业高质量发展装上“强引擎”。
总之,航运业是世界经济晴雨表,影响国际贸易格局,牵动各国人民福祉。面对全球性挑战,坚守多边贸易规则,深化国际航运事务合作,完善全球航运互联互通网络,携手谱写更多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故事,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来源:解放日报-中国丝路智谷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