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上海国际海事信息与文献网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微博

随时随地获取更多资讯和服务

让我们成为您身边的海事信息专家

  首页>>海事

各国就削减航运排放达成历史性协议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6日    浏览量:16   字体大小:  A+   A- 

在历经多年的艰难谈判之后,各国于周五达成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致力于减少全球航运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新协议不仅确立了强制性燃料标准,还引入了全球范围的碳定价机制。

这项协议是在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上达成的,其核心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全球航运业净零排放。协议预计将于2025年10月正式通过,并于2027年开始实施。

新规定将适用于总吨位超过5000吨的大型远洋船舶,这类船舶目前约占全球海运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85%。

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阿森尼奥?多明格斯对这一突破表示欢迎,并强调国际社会在气候行动方面的合作精神。

他表示:“《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件六修正案草案的通过,标志着我们在应对气候变化、推进航运现代化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这也体现了国际海事组织切实履行其承诺。”

《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件六专门针对船舶空气污染,涵盖了包括能效在内的多项强制性规定。该公约现已有108个缔约方,按吨位计算约占全球商船队的97%。

谈判过程紧张

本轮谈判于周五在伦敦闭幕。据媒体报道,包括美国在内的十余个国家对协议框架曾提出反对意见,最终协议经表决获得通过。

航运转型的分水岭

新框架采取“双轨制”推进减排:一是设立逐年降低的全球燃料温室气体强度标准,二是推行碳定价机制,对排放超标的船舶收取费用。

根据新制度,高排放船舶需通过购买“补偿配额”等手段抵消超标排放;而实现零排放或接近零排放的船舶将有资格获得经济激励,推动市场向更清洁的海上运输过渡。

支持最脆弱国家

协议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是设立“国际海事组织净零基金”。该基金将利用碳定价机制所产生的收入,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减排转型提供支持。

基金也将特别用于减缓新规对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帮助这些国家更公平地参与全球航运绿色转型。

后续步骤:通过与实施

修正案草案计划于2025年10月正式提交国际海事组织会议审议,如获通过,将于2027年起生效。留出的两年过渡期旨在为各方提供充分时间,以调整运营模式并投资于替代燃料和新技术。

关于国际海事组织

国际海事组织是联合国专门机构,负责全球航运安全、安保以及防止船舶对海洋和大气造成污染。该组织成立于1948年,总部设在伦敦,主导制定了多项重要国际公约,包括《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和《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等。

来源:中国远洋海运e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