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上海国际海事信息与文献网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微博

随时随地获取更多资讯和服务

让我们成为您身边的海事信息专家

  首页>>航运>>航运市场

货主货代“自力更生”应对供应链紧张

作者:郑静文 林舒暖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05日    浏览量:461   字体大小:  A+   A- 

       受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影响,航运市场已不再遵循传统周期规律,缺箱、缺舱、缺船成为当下的市场常态。

托运人背负着运价高涨的重担,船公司面临港口拥堵的压力,收货人顶着延期交货的风险,整个供应链演绎着一场惊心动魄的紧张情节。一帘前所未有、悲喜交加的帷幕,正层层拉开。

舱位紧张、空箱周转慢、航次准班率下滑、货物交付延迟等问题,持续冲击着供应链上的市场主体。对货主而言,如何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稳住客户,成为当务之急。近期货主及货代企业纷纷租船开航、“自力更生”的应急方案引起了业界热议。

租船运输有利可图

集运市场“一箱难求”“一舱难求”的状况,已持续了9个月之久。有着大量出货需求的大型零售商和货代企业,正急切地寻找更稳定的运输解决方案—自己租船运输,成为近期的一种流行做法。

由于市场运力供给持续紧张,当前集运市场运价一路走高。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显示,中国—美东航线运价已冲破2000点,中国—美西航线也创下历史高位,集运市场的供需不平衡,使得跨太航线运价涨势强劲。虽然目前的租船价格也达到了历史高位,但相较于高运价,货代及零售商租船运输仍有利可图。

综合来看,货主企业尝试租船运输,主要是出于维护供应链稳定运转方面的考量。而货代企业一方面是在非常态的市场环境下,为客户提供可替代的运输方案,帮助客户供应链稳定运转,提升客户服务能力,从而增加客户的黏性;另一方面,货代企业也可以搭上本轮市场运价上涨的东风,从中获利。

不会影响市场运价

近期家得宝、亚马逊等美国零售企业,纷纷租船运输自己的货物,这也从一方面表明,当前跨太航线的运输需求高涨。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特朗普及拜登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经济刺激政策。

如2020年公布的2.2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以及2021年年初公布的1.9万亿美元美国营救计划等,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美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叠加受疫情防控要求,多数生产制造业处于停滞状态,进而造成美国货物进口量持续保持高位。截至2021年7月,美国进口货物量累计同比增长35.14%。

在消费端持续发力下,2020年以来,美国库存销售比出现断崖式下跌,旺盛的下游消费潜力在疫情影响下不断被放大。同时,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欧美等地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生产原料及工业制品需求旺盛。2021年下半年,欧美国家即将到来的万圣节、圣诞节等一系列节日,将继续推动一波消费需求,跨太航线的运输需求预计将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为应对巨大的运输需求,跨太航线的运力供给也在不断增加。

疫情打破了海上运输的传统周期,高涨的终端消费需求和补库存供应,成为拉动跨太航线运力提升的重要推动力,班轮公司不断加大运力调配。

根据Alphaliner的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6月,市场上的闲置运力不足1%,多数为修理中的船舶,目前跨太航线的周运力达到57.5万TEU,同比大幅增长32%。

即便如此,市场仍然呈现“一箱难求”“一舱难求”的现象,推动市场运价持续走高。

在上述供需关系下,为应对高涨的消费需求,货主和货代企业选择租船开航,实属另辟蹊径。

从公开资料上看,这类企业以租入支线型集装箱船为主,且租入的船舶数量较少,多数出于保障自家货物运输稳定的自保目的。相比大型班轮公司在该航线上投入载箱量8000TEU以上的集装箱船来说,货主和货代企业租船的体量,可谓杯水车薪,对市场运价难以起到实质性影响。

究其根本,整个集运市场的供需失衡,才是跨太航线运价高涨的关键原因。

优化航线布局有待探索

货主和货代租船运输的应急解决方案,无疑是当下紧张的集运市场上的“新航道”,从畅通运输通道的角度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航运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一种新视角。但事实上,货主进军运输市场,也存在着较大风险,因为运营船队绝非轻而易举之事。

目前来看,集装箱及船舶均属于紧缺资源,“圈外”人租船及租箱的难度较大。同时,港口拥堵等问题仍对供应链产生较大的影响,货主和货代企业缺乏实际运输经验,租船运输面临不少挑战。

长远来看,货主和货代拓展产业链至运输段的可能性较小。

首先,航运业属于重资产行业,需要投入的资金量较大。且目前班轮联盟在相关航线上的集中度,已高达80%以上,进入门槛较高。

第二,经营集装箱船队需要专业经验和技术支撑,且由于技术进步及环保要求,行业内更加青睐于大型且节能环保的集装箱船,这对于货主和货代企业的运营,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三,从目前行业发展态势来看,三大班轮联盟的运行较为平稳,通过舱位共享等方式,较好地发挥了集装箱船的规模效应,总体成本控制较好。但由于货主和货代企业租用的船舶体量较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整体运营成本较高,长远来看不具备竞争优势。

整体而言,货主和货代企业租船运输,仍是非常时期的一种非常手段,对当前高涨的市场运价,仍难以产生实质性影响。但这一现象仍对班轮公司有一定的思考意义。

表面上看,运价由于运力持续紧张而一路走高,班轮公司看似赚得“盆满钵满”,但整个供应链的脆弱性一览无余,班轮公司的准班率持续低位、一舱难求的情况,每天都在上演,逼得货主和货代企业不得不花费高昂的租金自己运输货物。

长远来看,班轮公司想要获取稳定的较高收益,仍需专注于服务价值的提升,未来如何优化整体航线布局,以及集装箱空箱调配、提供稳定可靠的班期、提升端到端的服务水平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思考及探索。

来源:中国水运报